查看原文
其他

又重读一遍,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命运!|送书

鱼堂主 鱼堂主爱读书
2024-11-28

你好,我是鱼堂主,一位职业读书人。

之前推荐了不少好书,无论是阅读量,还是大家的反馈都很好,这也算奠定了我读书人标签。

今天要在拿出一本书,对我影响很大的书,甚至可以说,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命运,因为这本书是我写的(嘻嘻)。

因为这本书,让我从一个青年屌丝,变成了如今青年作家,一位职业读书人,也是这本书见证了,我 2 年转行,3 年出书,4 年创业的神奇经历。

这本书,就是《智识升级》,相信很多老读者都看过,最近又从出版社弄到了一批实体书,准备后面做活动送给大家,拿到书又重新读了一遍。

有些地方现在还是有启发,有些地方觉得还能写的更好,不过作为人生第一本书,已经很满意了。

好,具体的解读在下面,最近公众号刚做了迁移,重新回归自己读书人的身份,现在改名叫:鱼堂主爱读书

新账号迁移,跪求一波星标,不然就找不到我了。

搬家都有乔迁之喜,迁移公众号怎么也要庆祝一下,所以今天堂主决定抽奖送书。

堂主自掏腰包,购买了5 本《智识升级》包邮。

参与方式很简单

1. 在公众号“鱼堂主爱读书”后台,发送【升级】两个字(不加任何符号or表情),即可参与抽奖。
↓↓↓

点击关注上方账号,回复【升级】

即可参与抽取纸质书
提醒下:是在公众号“鱼堂主爱读书”后台发消息,不是在这评论区、也不是发微信哈。
2.3月24日 17:00 自动开奖,开奖后微信会自动通知,不用担心错过。

下面是解读正文

书名是《智识升级》意思是把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,和理解世界的角度,重新做一次系统升级,真正做到让努力看的见。

这个书名,是我的真实体验,以前也很努力工作,但是效果都不怎么好,后来学习成长,感觉也不得其法。

慢慢的读书多了,让我明白了,成长是一套系统工程,需要很多地方都做出改变,整个人才会改变。

比如,你想改变自己,不是读两本书就改变了,还有跟你的工作、生活、作息、吃饭,等等都有关系。

你在生活中,看到有些人进步很快,绝不只是因为某个方法,而是他之前已经做好了重复的准备,把每个系统的准备工作都做好,最后聚集起来一起发力,才会出现,你看到的进步很快。

这本书就为成长构建一个基本框架,成长就是一个人从思考、行动、情商、学习、职场、赚钱等多个维度去提升自己,这就叫成长了。

今天的解读,我会选出书中的几个重要主题来讲。

01

关于思考的问题

开始前,先分享一个托马斯·索维尔的名言:

问题不在于小强不会阅读,问题甚至不在于小强不会思考。真正的问题是,小强不知道什么是思考,他把思考和感觉混淆了。

不知道什么是思考,或者经常把感觉当作思考,这才是最大的问题。

比如,你判断一个人,是好人,还是坏人?

如果感觉他是坏人,他就是坏人,而思考他是坏人,你需要拿出证据才行。

不会思考原因也不怪你,主要是真正需要思考的机会太少了,大多时候,都是在循规蹈矩的生活,仅靠过去的生活经验,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日常问题。

比如,你要怎么去上班,你觉得自己在思考,其实是回忆,先去大脑里,找找有没有应对类似事件的经验,有就直接拿出来用,就行了。

这些都是在用经验和感觉,来代替日常的思考。

什么时候才需要思考呢?

过去的经验不起作用,遇到新的挑战了,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,这个时候人才会启动思考。

但是生活中很少遇到什么新挑战,这个时候该怎么训练自己思考呢?

答案,就只剩下读书这个方式了。

一本书你需要理解它在讲什么,就需要启动思考,想把这本书的知识分享出去,这个时候才需要思考。

以上就是对思考的理解,接下来就是应用阶段了。

这里要提醒一点,所有的思考方式,本质都是都是工具,遇到不同问题,就使用不同的工具而已。

比如,你只是去买一个冰激凌,非要用系统思维去分析一番,这个就有点过分了,同样如果遇到一个很复杂的问题, 还在用直觉思考,也很难真正解决。

说白了,就是看情况,遇到什么问题,使用什么思考工具。

02

关于行动的问题

个人的成长过程,行动应该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了,思考是在大脑中进行的,而行动只跟行动有关。

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,行动只跟行动有关,也只能通过行动来解决问题。

明白这个逻辑,再去看自己做的事,就知道是不是在用“伪勤奋”来解决行动问题了。

比如,一个人天天在网上找如何读书、怎么写笔记、如何快速阅读的方法,学了一堆,却从没去读过一本。

再比如,一个人想去跑步,各种跑步课程,各种跑步干货,各种跑步装备买了一堆,结果从未迈出一步。

这样行为再怎么努力,都不可能解决行动问题,因为行动只跟行动有关,跟其它无关。

如何把想法到结果,简化一下,只需要两个阶段。

第一阶段:让想法成为一件可执行的事。

第二阶段:开始行动,不断改进,坚持到底。

经常听到有人焦虑,有人迷茫,大部分都是因为想太多,做太少导致的,因为焦虑的反面,就是具体。

在你焦虑的时候,别指望思考解决,而是找一件实在的事去做,只要你接触到具体的事物,焦虑就会消失了。

所以说,想要得到真正的改变,一定要想办法,让想法落实成一件具体的事情。

接下来,我们分享 3 个书中的行动方法,来帮你克服坚持行动问题。

1,学会用承诺倒逼行动

生活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,经常说自己喜欢拖延的人,只要答应了别人,通常都会完成。

比如,一个喜欢睡懒觉,想了很多办法都起不来。但是,有一次朋友约他,他就可以做到,早上 6 点出门。

为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, 只要答应别人,就可以做到呢?

背后有两个逻辑:

第一,答应别人的事,通常都会比较重视。

价值排序就会靠前,重要的事,大脑才会想办法优先完成,其他不重要的事,没有紧迫感,当然能拖就拖。

第二,害怕丢人,保持诚信形象。

答应的人,如果没做到,就会觉得没面子,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,也会想办法完成,这其实是认知失调理论。

明白了这个逻辑,下次想坚持某件事,就可以用承诺原则,把自己想达成的目标和任务,公开出去让其他人也知道。

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,怎么都会想办法坚持下去。

2,保持一个行动底线。

一个人无法坚持,通常都是从突破底线开始的。

比如,你用微习惯,安排自己每天读书  5 页,有一天太忙了,就没有完成。

第一次中断,心里还会有点愧疚,过几天又中断一次,虽然还有点惭愧,但好像也没有人,会把你怎么样。后面在中断的时候,只要能找到一个借口,就会理所当然的原谅自己。

这个在心理学上叫“破窗效应”,意思是,本来还挺在乎的事,因为一次的突破,慢慢就变得无所谓了。

我们经常说,做人要有底线,其实做事也要有底线。

我们要从环境和内心,坚守自己的底线,宁愿降低目标,也不要突破底线。

3,学会降低行动阻力。

拖延是个老大难问题,每当我们没有行动,就说自己有拖延症来应付了事。

03

关于拖延的问题

今天来给大家拆解一下,造成拖延的原因和解决方法。

造成拖延的三大原因:

第一,觉得事太难。

一个人只能跑 5 公里,非要安排自己每天跑 10 公里,想想都觉得困难重重,怎么有动力去完成呢?

人在面对困难的第一反应永远是逃避,而非主动去解决,心理都抗拒完成,自然就开始拖延了。

第二,感觉没意思。

都说自己有拖延症,但没有听说谁去看电影,出去玩的时候还拖延的。

之所以拖延,还不是因为要做的事吸引力不够,你说自己起不来,如果是女神约你呢?

不管几点,你都起得来,很多次的放弃,都是收获的吸引力,不足以支撑自己行动。

第三,担心做不好。

很多人做事有完美主义心态,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好,就迟迟不肯行动。

于是就陷入无限期的准备,拿着我是完美主义的借口,不去行动。

回到现实中,有谁开始就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,不都是一点点训练出来的,过早的追求完美,只会给自己带来压力。

明白了拖延的原因,我们该怎么去解决呢?

本书也给出了 3 个解决方法:

1,减小阻力,简单的事情才容易坚持

开始去做,比做多好重要,开始的时候,阻力越少,越容易达成。

早期对自己的要求少一点,多关注自己的进步,少给自己找麻烦。

一个人从来不读书,开始去读了,就是在进步,非要要求他读完要记住,要写一篇文章,这样怎么可能坚持下去,遇到一点困难,又开始想放弃了。

与其这样,还不如开始简单一点,想办法让自己坚持下去,再慢慢提升改变。

2.建立规则和机制

开始因为不习惯行动,在行动的时候,会遇到很多阻碍,如果没有人强制你,很容易就想放弃。

比如,上班这件事,没几个人真的喜欢上班,为什么还能坚持上班呢?

原因不就是,你不去上班,工作都保不住了。

这个就是规则的力量,制定好规则,你上班才有钱,接下来,就按这个规则运转,没有人会问你,想不想上班,老板只会问你,要不要上班,不要就换人。

生活中有太多事,都是依靠规则运转,比如, 红绿灯、交规、法律、制度,都是在用规则解决问题,如果每个人都问一遍,想不想,那我们什么事都干不了。

所以,想要行动,不要问自己想不想做,而是设定规则,问自己要不要干。

3.马上去做,做出感觉就好了

一件事在没有做之前,都是困难,真正去做的时候,发现都自己吓自己。

因为行动只跟行动有关,想再多都没用。

比如,读书看不进去,写作没有思路,只是思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

只有真的去看了,真正去写了,问题才会被解决。

看不进去的时候,你可以先“死扛”10 分钟;先给大脑“热身”,慢慢冷启动让自己进入状态。

总结一句话,从想法到行动,之间的步骤越少,越容易达成。

04

关于迷茫的问题

针对迷茫问题,书中给了 4 个建议:

1、过好每一天

迷茫和焦虑,主要来自未知,来自还未发生的事。

比如,你担心以后过的不好,现在这么证明,你以后会过好的,都很难说服自己相信,因为这些都没有发生,只要没有发生就无法保证。

所以,最好的方法不是马上解决迷茫问题,而是先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,放下不切实际的想法,把心沉下来,把手上的小事做好。

你可以尝试着跑跑步、在家做点健身项目,或者学习做饭等。这些看着不起眼、实际很有烟火气息的事情,最能抚慰一个人的内心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你会重新找到对生活的掌控感。一件件小事会重新给你带来生活的希望。

2.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

坚持做一件小事,时间久了就可以变成一种心理寄托。反正没人知道未来会怎么样,你只能尽量为以后积累资源,做好准备去面对未知。

迷茫的核心是两个问题。

第一,不知道该如何选择。

第二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
在迷茫的时候选择做一些长期才能看到结果的事情,也可以让你的心态更加平稳。

3.不必跟他人比较

别人怎么样,那是他的事,无论好坏都跟你没有关系。你可以羡慕别人,但不要陷入盲目地攀比。

这里分享一个经济学理论叫“比较优势”,意思是每个人跟自己比,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会更加有优势。

记住是跟自己比的优势,在你的能力范围内,做什么事情达到的效果最好,你就选择做什么事情。

比较优势这样的道理,不是从心态上战胜对方,而是用实实在在的理论推理得出结论。

4.保持住精神面貌

这是一个很小的建议,但是对生活的帮助很大。行为真的可以影响心态,只要你自己不放弃,就有机会发生改变。

感觉特别焦虑、迷茫的时候,感觉自己坐卧不安的时候,你可以打扫一下房间,做一点不用思考太多的事情。只要手上有实在的事情去做,心里就会产生安全感。

无论此刻的生活状况如何,你都要把自己收拾干净,保持住精神面貌,这样才会改善懒散的个人状态。

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,这个道理大家都懂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更要保持良好的环境。

接着我们讲兴趣的问题,你是否也有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情况,突然感觉什么都没意思,什么道理都懂,就是啥都不想做。

05

关于学习的问题

书中列举了 4 种学习误区,避免自己也掉入这些陷阱里面。

第一、不会使用注意力。

有同学说自己看不进去,这不止是不喜欢读书的问题,进一步的原因,其实是对注意力的使用。

现在有太多东西在抢夺你的注意力,电脑、手机、游戏、新闻、八卦,每个都想把你的注意力吸引过去。

还好注意力是可以训练的,我最开始训练的方法,就是“发呆”。

也就是一直盯着一个物品,脑海里想象跟它有关的内容。也许开始的时候会很无聊,但你要克制住自己想做别的事的冲动。

反复进行“发呆练习”,可以帮助你养成专注、认真的习惯,以后便可以更快地进入“习惯性认真”的状态。

第二、没有反复练习。

在学习的时候,人往往会高估自己,以为只要自己认真学习,就可以替代反复练习。

学习这件事,不单是认真问题,还跟你的训练时间有关,再怎么认真都不能直接跳过适应时间。

以为看完书,学完课就掌握了, 这个其实是幻觉,从文字信息转换成知识需要过程,让知识能指导行动又是一个过程。

只有给够时间和精力,才可以真正学习和掌握一些事,别指望寻找一蹴而就的捷径。

第三、学习不能走极端

学习的反馈周期比较长,收获并非那么清晰,要么就要学的很好,要么就是白学了,这样想问题太极端了。

你刚开始写作,没有阅读量很正常,因为没有反馈所以就放弃写作,太极端了。

你刚开始读书,觉得读不懂记不住很正常,感觉没有收获就放弃读书,太极端了。

要尊重不同阶段的自己,开始去做就好,坚持做了慢慢优化就好,学习是一件急不来的事。

第四、别被不好意思限制了

不要害怕自己懂得少,提的问题太简单,怕丢人。

借用书中的一个金句,为学习不要脸,为成长不要命。

学到的知识是自己的,得到的能力也是自己的,不管你好不好意思,这些收获总是不会变的。

当你通过知识武装了自己,从一个菜鸟成长起来后,谁还会记得当初别人对你的看法。

接着我们说,有效学习的 3 个阶段:

明白了学习的误区,还要看看学习本身是什么样,可以分为 3 个阶段:

1.向书本、课程、社群等,外部载体学习

读书是目前最便宜的学习方式,经济实惠且简单,难点在于你的文字理解能力和知识消化能力是否够强。

课程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系统知识。只要选择需要的内容购买即可,考验的是你的选课及和实践结合的能力。

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有完整的知识体系,可以让你快速了解一个领域的知识。

2.向牛人、专家、大 V等,有经验的人学习

有些知识并不存在于书本上,而是在每个人的大脑里。

书本里的知识都是固定的、系统的,而人脑里的知识是新鲜的经验整理。

它可能还不够系统,但都是实践出来的新知,不仅可以在书本之外给你启发,还可以延伸出很多书本上不曾记载的知识。

这些牛人、专家已经把基础知识内化,并应用到实践中。

但是这也存在一些问题。

比如,你没有掌握基础知识,因此很多专家传授的理论你都听不懂。

人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,专家的话都是有自己的知识作为支撑的,如果你没有背景知识,则容易听得晕头转向。

3.向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事后总结学习

这才是真正让你走向卓越的阶段。

无论是向书本还是向专家学习,本质都属于模仿和追踪。

这样的知识不构成竞争力,因为别人已经有了。真正让你变成牛人的,是从经验中学到的那些无法传授的知识。

一个人的学习成果,70%来自个人经验总结。从小到大都是如此,从开始的模仿,一直到后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。

要想形成真正的竞争力,就要有自己独有的知识。最终你会发现,那些真正帮你鹤立鸡群的知识,都是自己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果。

以上,就是本书的一部分内容,觉得有启发的同学,可以找来原书看看。

堂主推荐

豆瓣 8.9,这本书我又刷了一遍!

看了这本书,才知道读书也需要系统!

感谢你看到最后,堂主求一波「星标」啊。
-END-

作者简介:鱼堂主,《智识升级》作者,职业读书人,日更 1000 天,阅读 1000 本书,一个认真陪你读书的人,带你看更多好书!


回复【电子书】送一本《好好读书》读书干货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鱼堂主爱读书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